时间:2024-05-14 [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 来源:2023年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集
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
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北京农学院
北京农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创建于1956年,先后被授予北京市文明校园、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全国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始终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充分发挥特色办学优势,以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中心,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教育部、北京市委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部署和举措,落实在师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学校以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设“大师资”为抓手,开好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为首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北农智慧”和“北农力量”。
建设乡村振兴“大课堂”,厚植学生“三农情怀”
“大思政课”不仅是课堂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更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衔接与深度融合。作为农业院校,学校深刻理解和把握“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丰富内涵和现实要求,把建好用好乡村振兴“大课堂”作为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与首农集团等合作开展研究生订单培养、与中国农科院和北京市农科院进行联合培养、设立智慧农业产业研究院专班培养,压实筑牢实践教学“大课堂”,引导广大学生在田间地头、场站基地、农业企业等“大课堂”中进行实践锻炼,增强了学生“三农”情怀,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积极推进思政课“红”的底色与学校“绿”的特色深度融合,打造“红绿融合式”思政大课堂,将百年党史、千年农耕文化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中,组建以思政课教师为主的党的“三农”思想宣讲团深入师生中间开展广泛宣讲,在田间地头、场站基地等建立思政课实践基地,凸显“大课堂”之“大视野”。注重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上好“开学季第一课”“就业季大思政课”“毕业季最后一课”,用好“最美北农人大讲堂”“尚农论坛”等系列特色“大课堂”,涵养学生“三农”情怀,鼓励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彰显“大课堂”之“大情怀”。
搭建乡村振兴“大平台”,增强学生强农兴农使命担当
乡村振兴既是国家大战略,也是农业院校教师立足专业优势服务社会、大学生投身实践不断成长的大舞台。作为农业院校,学校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把建好用好乡村振兴“大平台”作为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的重要保障。通过建设教授工作站、科技小院、博士农场、产业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等,搭建和拓展“大平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大平台”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紧密融合、协同育人。2022年暑期,学校组织400支实践团队2100名师生奔赴乡村振兴一线,把服务乡村振兴这堂行走的“大思政课”开在“三农”一线、田间地头,强化学农爱农、强农兴农使命担当。注重加强校地、校企、校院协同,整合资源建立拓展乡村振兴“大平台”,把1个国家级、5个北京市级、172个校级人才培养基地全部打造为行走着的乡村振兴“大平台”,并以此为依托组织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实现了学生与农业农村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引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
用好乡村振兴“大师资”,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本领
作为农业院校,学校坚持以乡村振兴大平台、大事业聚才、容才、用才、成就人才,激励和引导教师扎根基层、深入一线,形成了领导干部带头走进“田间地头”、专家教授长期坚守“田间地头”、广大青年教师踊跃奔赴“田间地头”的良好态势。学校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揭榜挂帅”激励机制,组织开展“红色1+1”师生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对接共建,参与“百师进百村”“人才京郊行”行动,开展专任教师科技挂职、实施推广教授聘任,组织师生打好服务乡村振兴阵地战,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广大教师通过一系列精彩纷呈、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增强了北农学子学农爱农的信心和决心,涵养了北农学子深厚的“三农情怀”,提振了北农学子强农兴农的“精气神”。学校还聘请农业领域领导干部、企业家、专家学者、杰出校友代表以及乡村“大户”“能手”走进校园讲授“大思政课”,发挥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增强乡村振兴“大思政课”感染力、实效性。
成效启示
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增长了知识,还启迪了思维,锻炼了实际动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在2022年7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决赛中,学生申报《农业产业化新模式》《国内首创牛副流感诊疗一站式服务》等参赛作品共计505项,比2021年增长近5倍,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9项,获奖数量比2021年增长3倍。服务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也促进了思政课的改革发展,教学效果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思政课的满意度达98.47%,较之前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本科生涉农专业行业内就业率保持在80%以上,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成效明显。学校发挥好各级各类人才资源优势,不断转化有用、管用、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带动农民实现长期稳定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农村宜居宜业、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不断贡献智慧力量。在中国“红杏第一村”——平谷区北寨村,师生帮助村民解决果品品质退化、病虫害频发等问题,今年北寨村红杏产量较去年增产20万斤。在怀柔区四渡河村、六渡河村、渤海村,师生共同助力当地板栗品种改良、产业升级,解决板栗产业发展难题。在房山区蒲洼乡,师生建设高效智慧蜂场管理系统,帮助蜂农减少50%的人工消耗。在密云区碰河寺村,师生指导村民开发荞麦产品,打造以荞麦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旅游。文发学院高程达教授带领10名教师和一批学生组建平谷“生态桥”服务团队,开展桃枝废弃物转化有机肥、桃枝源食用菌栽培、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置等技术集成与示范,每年生产的有机肥可实现经济效益4.7亿元,桃农化肥使用量减少1/3以上,每亩地为农民节省开支2000余元。学校将从事香草研究20多年的专家教授“引入”延庆区大庄科乡黄土梁村,师生团队仅用两年时间就圆满完成脱低帮扶任务,该案例入选教育部第四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市属高校。
师生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榜样不断涌现。通过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学校涌现出一批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教授团队和学生群体,谱写出一曲曲服务乡村振兴的乐章,受到社会广泛认可。2022年,学校有7支团队入选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入选数量居全市高校之首,北农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案例连续两次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连续两次入选“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赵波教授带领一批青年教师和学生,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奔波在田间地头从事甘薯技术推广,实现了北京地区甘薯新品种全部更新换代,产量从每亩1500公斤增加到每亩3000公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给予赵波教授记功表彰,赵波教授2022年获评“第十六届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陈青君教授带领学生深入平谷区大华山镇后北宫村开展创建大棚羊肚菌种植基地、温室高效栽培技术创新等工作,为全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陈青君教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宁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将潜心研究的鲜切果蔬保鲜技术推广应用到河北省张北县、沽源县和赤城县,建立了由贫困地区到全国高端餐饮企业果蔬原料的供应链,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陈湘宁教授获评2021—2022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
通过乡村振兴“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学生在思想上得到了启迪,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在服务三农中淬炼了初心,这充分说明,“乡村振兴”与“大思政课”碰撞出的“火花”可以燎原,这条道路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北京农学院作为市属农业院校,在开好讲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带来了鲜亮的时代“活水”,使教与学、科研与实践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北京农学院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和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在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打造具有“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的“大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北农学子早日成为一名堪当乡村振兴大任、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执笔人:高建伟、廉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