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30 [字号: 超大 大 中 小] 来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
苏歆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词言志,道出了为政之要。从“滴水穿石、弱鸟先飞”扶贫理念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从开启“千万工程”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样本……一系列惠及民生、惠及长远的施政实践,深刻诠释了什么才是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伟大政绩。
“什么叫政绩?顾名思义,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方向。
把为民造福作为根本价值追求,干出人民满意的成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发展理念上的深刻体现,是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为政之绩,首先要答好“民生卷”;为民造福,就是要打造增进人民福祉的百姓工程。那些让“面子”工程驳了面子、“形象”工程毁了形象、“政绩”工程丢了政绩的,共通点就是政绩观扭曲。为民造福绝不是空话,必须深入到心中、落实到行动中。党员干部首先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这一根本性问题,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把所有本事都用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上,干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绩。
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干出稳扎稳打的实绩。如果说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那么拿出什么样的政绩,就是检验党员干部能力水平的重要尺度。现实中,急于求成赶出来的是业绩,稳扎稳打干出来的也是业绩;可一个华而不实、花拳绣腿,另一个实实在在、利国利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脱离实际硬干,更不要为了出政绩不顾条件什么都想干。广大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政绩观要体现在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要落实到实现基础更牢、产业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展实绩中。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搞急功近利、贪大求洋;坚持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做到鼓实劲、重实绩、求实效,不搞华而不实、投机取巧,切实提升发展的质量、效率和动力。
把经得起人民检验、历史检验作为最终评判标准,干出利在千秋的功绩。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持续推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健康中国保障、构建全民教育体系等一系列改善民生工程落地落实,文物保护、文化传承不断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我们“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政绩如何评判要看“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树牢正确的政绩观,要有“顾当前、思长远”的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要看当前短期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态势,始终秉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党的事业负责的态度,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唯有如此,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将交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创造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光辉业绩。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